女性遇袭,她不知道这一条正确的救命方式,结果不幸遇害……

  昨天晚上起,和颐酒店女性遇袭事件就占据了各大社交媒体的头条位置。在一个刷卡才能进电梯的高端酒店,独行女子遭陌生男子强行拖拽、猥亵,我们口袋育儿暂时不去指责这次事件里无作为的各个角色,我们只从这个女生获救的关键谈起,一起来看看,在类似的突发事件中,究竟如何自救才是明智的举动。


    在事件发生后,有不少人提出了诸如砸酒店大门、破坏酒店设施、踹其他旅客房门等方法,看似能引起一定注意,实则却并不靠谱。


    女子最后获救,最关键的人物就是那位在旁围观的另一位女房客,受害人称之为——“女侠”。受害人在长微博中多次提到,她曾分别向酒店服务员、清洁工等工作人员求救,但都无济于事,直到最终,受害人“抱着女侠的胳膊,求她带我回房间”。女子最终摆脱了噩梦一般的命运,这也正是我们要交给大家的方法:


    在遭遇类似意外时,呼救不要“广撒网”,而要将你的呼救对象锁定为具体某人,如果是你认识的人,你可以指名道姓的呼出名字“xxx,救救我”;如果没有认识的人可以以特征代替。


    这个做法会让很多人觉得奇怪,难道这时候应该做的不是抓住每一个机会来求生吗?并不是!这时我们就要说说一个心理学上的现象——“集体无意识”。


    “集体无意识”一词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,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,“集体无意识”无处不在,并默默而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,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。


    在美国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件: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,吉诺维斯下班驱车回家。把车停进家附近的车库后,她朝自己的公寓走去。就在离家约30米的地方,吉诺维斯察觉有人跟在自己身后,虽然她当即拔腿就跑,但还是太迟了。罪犯抓住了她,将其撂倒在地,并在她背部刺了两刀。期间,吉诺维斯高声求救。多位邻居听到求救的声音纷纷打开房间的灯,曾吓走了歹徒。然而,就在吉诺维斯蹒跚着走到公寓前厅时,凶手再次折返,又连续捅了她几刀,最终夺去了她的性命。


    在此期间38位邻居听见了她的呼救却充耳不闻,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。这起灰暗的社会新闻事件,最终促进美国911报警电话诞生、《见义勇为法》生效,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关于人性冷漠的热烈讨论。


    在这次“和颐酒店”事件中,酒店服务员、清洁工等人,就扮演了冷漠邻居的角色。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事件,在许许多多的社会事件中,我们都能看到“集体无意识”。小偷偷东西,无人敢于指出;女孩子在公共场所遭遇“咸猪手”,只能忍气吞声;老人摔倒无人扶……目击者每个个体都觉得这事儿与自己无关,还有其他人。


    回到我们教给大家的求救方法,如果你指定某个人呼救时,会让他意识到:“如果她真的需要我怎么办?如果我就这么走了,她因此而失掉了性命怎么办?”在这样的情况下,大部分人都会努力发现空间出现了什么问题,并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支援。


    在“和颐酒店”事件发生后,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看似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,大多以打砸公共设施等暴力手段作为反抗。看似能引起一些关注度,但实则是在不断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精神


    所以,一旦遭遇劫持,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,记住“集体无意识”,锁定呼救对象,增加获救机会!


(参考:

http://weixin.niurenqushi.com/article/2015-01-18/865419.html

阅读原文 阅读 93972016-07-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