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改不掉吃手习惯,怎么破?
几乎每个宝妈都经历过孩子吃手的阶段,一些妈妈会被吃手的问题困扰,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。


其实吃手现象是宝宝在婴儿期的合理需求,心理上一种安慰性习惯,很多妈妈却对于这个看似不太严重的习惯无从下手。抹辣椒、涂苦瓜汁这种方式看似有效,却会造成宝宝对自身肢体心理上的恐惧感,降低对自我的信任度,所以同断奶一样,戒掉吃手的毛病,还是科学引导最重要。口袋育儿(微信:koudaiyuer)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关于宝宝吃手的问题。



1|宝宝吃手是什么原因?


对大脑尚未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,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个世界,都是通过自身器官来完成的。吃手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途径之一。


从懵懂无知到逐渐产生自我意识,宝宝大概三个月开始就会开发自己的小手,尝试抓握、啃玩具、咬衣角。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,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,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,从而能够促进大脑、手和眼的协调能力。所以,吃手并不是一件坏事,而是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习惯。


但这种情况多为低月龄儿童,如果2岁之后孩子还是频繁啃手,则可能是因为害羞、紧张、胆怯等诱因。所以,如果1岁以内吸吮啃食手指次数过于频繁、或者到了两岁以后还把吃手当成习惯,就要尝试人为干预。



2|宝宝吃手正常么?


大约有70%~90%的宝宝会出现吃手的情况,是非常常见的。正常0~4月龄婴儿吸吮唇周触碰到的任何物件,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。吸吮手指多开始于3~4月婴儿。通常情况下,宝宝一般在好奇、没有安全感、孤独、疲倦、饥饿时容易吃手。孩子长牙时也有可能会吃手。


但如果2岁以后宝宝还喜欢啃手,此时就要追本溯源寻求原因。宝宝习惯性啃手可能与早期喂养不当有关,有的宝妈一听到宝宝的哭声就用奶头把宝宝嘴堵上。当没有奶头吸吮时,就用自己的手指代替奶头来吸吮,以满足吸吮的本能需要。此时宝宝并非想吃到什么,而是从吸吮中得到满足的乐趣,也是宝宝认识事物的一种积极尝试。


所以6个月之内宝宝吃手属于正常情况,6个月到2岁频繁吃手可以尝试纠正,而2岁之后,则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矫正。



3|吃手带来什么危害?


吃手是否会不利于孩子健康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,反对者认为长期高频的吃手有影响的主要是以下这些方面:


危害1:宝宝吃手时容易将病菌带入口中,会引起消化道感染或蛔虫病、蛲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。


危害2:吃手这一习惯持续时间长久了,手指会变形,手指皮肤发红裂口,指甲会被口水泡软,甚至甲沟肿胀,造成感染化脓等,给宝宝带来痛苦。


危害3:总是把手放在口中,影响手指肌肉发育和精细动作的发展,对以后的工作、学习及生活有一定的影响。



4|错误阻断易造成心理阴影


手是孩子与探索世界的心 相连的载体,如果刻意要“切断”这个“枢纽”,那会对心理造成影响。吃手指的行为是婴儿期的合理需求,在一定的月龄内它无害,是需要大人克制住思维定势去满足。


很多宝妈在婴儿期通过刺激性物品,如抹辣椒等方式企图断掉宝宝吃奶以及吃手的习惯,这种做法完全为达到目的,而漠视宝宝的感受和成长需求,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尝试,婴儿时期的努力对于孩子日后人格的完善、安全感以及自信心的建立都有影响。



5|吃手有何正确引导方法


方法1:面对还在母乳期的宝宝,适当将每次喂奶时间延长一些,一次吃饱,让其建立食物的满足感。如果是用奶瓶喂奶,可用稍小一点的奶嘴孔,以延长吸吮时间,满足吸吮本能的需要。但孔也不宜过小,避免使宝宝没吃饱就感到疲倦了。


方法2:面对断奶后的宝宝,尽量不让TA把手指放入口中,如发现宝宝爱吮手指,可以在TA把手指放入嘴巴那一刻,轻轻按住,然后用色彩鲜艳的玩具、布书转移注意力,从而引发兴趣,让孩子淡忘啃手这件事情。


方法3:尽可能增多手部活动,当孩子逐渐了解到,原来除了吸吮,自己的小手还可以进行多项活动的时候,就会慢慢忽略吃手这件事情。也可以经常带宝宝到室外活动,孩子大脑皮层接收到新鲜事物信号的时候,也会忘记将手放入口中这件事。


方法4:可以备着小孩吃的牙胶或安抚奶嘴等,降低啃手的概率,时间久了也就能自然纠正。



6|日常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


1、除了借助玩具之类的辅助物之外,作为家长,要多与宝宝玩耍、交谈,增加抚触次数,使其通过触觉感知达到情绪稳定,从而减少缺乏安全感的可能性。一旦发现孩子吃手过于频繁,也千万不要用大声呵斥等方式进行威吓,应该态度温和进行引导。


2、随着年龄渐长,孩子接触的物品范围越来越广,手上沾染的致病菌也日趋增多。所以平时也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及周围环境卫生,常给宝宝洗手,宝宝的玩具及日用品要经常杀菌消毒,衣物和床品尽量暴晒,降低病从口入的几率。

 


最后想要说的是,宝宝任何看似不正常行为习惯都应该有源头可循。当出现所谓问题的时候,家长切不要强行“一刀切”。


孩子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,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要找到原因“对症下药”,过程应和缓,手段切忌过于激进,否则容易给尚年幼的孩子留下不良的心理影响,从而影响日后的行为习惯。

 


参考链接:

http://pedsinreview.aappublications.org/content/29/6/207?sso=1&sso_redirect_count=1&nfstatus=401&nftoken=00000000-0000-0000-0000-000000000000&nfstatusdescription=ERROR%3a+No+local+token

http://pediatrics.aappublications.org/content/17/3/313

阅读原文 阅读 81912018-07-30